公交候车亭~kaiyuncom,专注于公交候车亭、智能候车亭的设计、生产、安装服务。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kaiyuncom
kaiyuncom

kaiyun官方网站

小区车棚变美术馆上大这群师生参与社区更新有新招

文章来源:kaiyun官方网站  阅读次数:61 次  发布时间:2024-02-13 20:47:12

  仿自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美术家和小朋友共同创作的岩彩画……这样的艺术展并没开在美术馆里,而是在东昌新村的小区自行车停车棚里上演了。曾经脏乱差的自行车棚,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社区美术馆”。来自上海大学一批师生的参与,成为了让这个老旧小区焕发艺术新活力的契机。

  走进东昌新村的这个“星梦”停车棚,一眼就能看到“上新”的临展“岩彩绘画在星梦停车棚”的大幅海报。这次临展的主打作品都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岩彩绘画工作室的艺术家苗彤及其学生之手。

  墙面上方是停车棚的老式窗框,墙上是苗彤临摹的莫高窟第461窟窟顶南披《伎乐飞天(北周)》作品,色彩典雅的岩彩“飞天”如梦如幻。画作的下方,几部居民的助动车、自行车错落停放。居民来停车取车时,一抬头,就可以感觉到古老的敦煌文明之美。对面的展墙上,有6幅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指导下,以“九色鹿”等敦煌壁画中的动物为主题创作的小朋友岩彩作品,虽然手法稚拙,却很贴合岩彩的自然氛围。

  “这个‘九色鹿’,我孙女看的动画片里就有,用这个材质画出来很特别,有点以前老动画片里的感觉。”刚刚停好车的小区居民徐先生说。他已经是“星梦停车棚”里的“常客”了,“每次停车取车的时候会走一圈,是种享受。之前我还带亲属和朋友来参观过,毕竟能在小区里看到美术展,还是很难得的。”他告诉记者。

  这已经是“星梦停车棚”里开出的第三个美术展了。往车棚深处走,分别能够正常的看到另外两个展览——“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与“龙门石窟东昌社区展”固定展。

  2020年,“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开幕。在艺术策展人、“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的牵线搭桥下,这一特展的“社区版”走进了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东昌新村,展出时间更为延长,也成为上海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社区”展览模式的一种探索。2021年,上大博物馆又将龙门石窟展带入了社区,“二次办展”,上大参与社区微更新自此成为了一种常态。

  如今让东昌新村居民们习以为常的“星梦停车棚”,过去却不是这样。尽管被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所簇拥,但东昌新村却实实在在是一个老旧社区,有着40多年历史。

  “这个停车棚有450平方米,原来一部分给保洁员用来临时居住,一部分作为仓库,绝大多数都是闲置,不能停车的。后来小区的电动车慢慢的变多,居民有了停车需求,我们就做了整改。最初的要求也就是能停车,车棚能干净点,不要像以前一样脏乱差。没想到在上大博物馆等单位的参与后,能产生现在这样的效果,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惊喜。”东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骏告诉记者。

  在上大进驻前,居民区也征询了居民意见,大家都很好奇,将艺术元素植入到社区,在社区停车棚开美术馆,会是什么效果?“结果很惊艳。”曹骏表示,不单单是艺术和文化带来的震撼,对于居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对社区更有归属感了。

  “比方说乱停车的问题,一下子就消失了。以前居民不太愿意规规矩矩把车子停在固定位置的,都要通过管理才勉强配合。现在根本不用说,他们自己都会停得整整齐齐,因为居民感觉这一个地区不一样了,会自觉维护好。”很多居民还会骄傲地带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参观,也对社区更有了责任感。“这种有效的共建、更新也会促使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将会是我们社区管理的一个创新模式。”曹骏表示。

  来自高校的新鲜力量让社区更新更具创意。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表示,通过跨学科教学和艺术社区展览的共同参与,让艺术与社区微更新结合,动员居民参与艺术创作,不仅为社区赋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后续我们在陆家嘴市新小区打造的‘电梯美术馆计划’也将落成,这也是全国首座‘艺术电梯’,希望能与社区共同打造艺术社区场域,服务新时代的社会美育。”

  而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大二学生周之叶和大三学生郑浣芷看来,参与这样的社区更新,是让自己能获益匪浅的社会实践机会。这次“岩彩绘画在星梦停车棚”的新展,她们所在的上大社会学院“艺术微改造”社会实践团队,协助开展了“岩彩画进社区”课堂,帮助艺术家征集作品,还全程参与了后续布展等过程。

  从2021年10月至今,这支社会实践团队就走进陆家嘴街道,协助筹办了星梦停车棚的“龙门石窟”艺术展。这些年,经过对东昌大楼、东昌新村、市新小区等十三个社区的实地探访,以及对“横渡社会学艺术节”与“中华艺术宫论坛”等学术论坛的参与,同学们深入观察、了解、应用了艺术介入老旧社区微改造的方法与实践。

  除了东昌新村,小组成员还走访了东昌大楼的“楼道美术馆”。1987年,13层的东昌大楼是当时陆家嘴的制高点,被作为东昌消防队的瞭望塔。2021年8月,这里被布置为“瞭望塔上下”的陆家嘴记忆展系列的首展,由原东昌消防队赵解平老师提供的口述史、拍摄的老照片和瞭望塔建筑模型组成。让郑浣芷记忆深刻的是,在东昌大楼住了20多年的老居民叶芝英,看到楼道经过艺术改造后面目一新,便主动请缨担当起“在地馆长”。“可见,艺术微改造将功能性的楼道转化为文化欣赏与历史传承的空间,极大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

  今年以来,这一“艺术微改造实践”也取得了许多新突破。3月份,市新居民区“艺术电梯”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小组成员全程参与项目过程,沟通、走访、调研,搭建信息“桥梁”。“社区治理是我们社会学院很重要的一个学习项目,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了实践之中,也感受到了最真实的社会。”郑浣芷说。

  很多感受是在课堂上或是书本上感受不到的。“比如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看似阳春白雪的艺术实际上也是可以让烟火气中的居民内心受到触动,能从中得到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这种体会是要真正接触到这些居民,才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是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迷人的地方。”

  这支实践团队目前已经收集了全市16个有艺术更新项目的社区信息,今后还将继续扩大调研量,希望能发现更多共性问题,最终探索出一个可供推广的老旧社区改造与社区动员自治新路径。

kaiyun官方网站
手机端打开
kaiyun官方app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