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11时,银川市西夏区芦花苑社区里,九旬白叟王风英由社区工作人员王佳推着轮椅走进社区食堂;与此同时,十几公里外的金凤区紫园社区助餐点内,同为九旬白叟的苏梅英也开端了有荤有素的午餐时间。一个是子女在外打工的茕居白叟,一个是无儿无女的孤寡白叟,不同社区的餐桌上,却盛着相同的温暖。
“本年,我在‘家门口’吃上了热乎饭。”在社区食堂,王风英笑得眯起眼。四级肢体残疾的她曾因买菜煮饭发愁:“曾经做一顿吃两天,赶上腿疼就啃干馒头。”本年4月,芦花苑社区食堂正式经营,每天11时,社区工作人员就推着她出门了,三五分钟旅程就到了食堂。
芦花苑社区食堂针对晚年人需求,推出了阶梯式优惠:80—89岁白叟一餐是6元,90岁以上白叟一餐仅1元,还为行动不便的白叟供给免费送餐上门服务。“一个月吃满30天的午饭也才30元,比自己煮饭还省钱。”王风英说,“最可贵的是出来能够和我们见见面,说说话,不必整天窝家里。假如身体不舒服或不想出门时,社区工作人员还会给我送餐。”
“要让白叟吃得饱,也要吃得好,尽最大努力让社区食堂成为晚年人的美好食堂。”芦花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石涛和记者说,现在,该社区食堂日均服务200余人次,其间晚年人占比40%,累计服务已近1.2万人次。
紫园社区的助餐点则藏在一处改造后的自行车棚里。腿脚便当的苏梅英在志愿者的陪同下,熟练地在取餐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饭菜。“在这里吃得很可口,也很有养分。”苏梅英说。
从芦花苑社区的“15分钟服务圈”到紫园社区的“食堂改造记”,两位九旬白叟的餐桌故事,折射出宁夏晚年助餐服务的多元探究。渐渐的变多社区经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让“1元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嵌入白叟日子,也让晚年的美好,在一餐一饭间有了详细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