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育活动虽然有很多既定的程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变数。一节课的讲授、一个活动的设计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要求我们“制造可能”并使之实现。
以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升旗仪式讲话为例。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两个学生发表讲话,话题多样,内容尽量真实真诚、客观理性。每一篇讲话稿都会打印出来贴到学校事务公告栏供师生阅读,及时发布到学校新闻网和微信公众号上,每年70多篇讲话稿还会被精心编辑印刷成册。
此项活动获得了积极反馈,许多学生上学时最想完成的心愿之一就是这一讲话,他们不是将其当成出风头的机会,而是认为那是一种挑战、突破、锻炼、提升,是成长过程中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主动申请讲话的学生需要排队等待,既有初一、高一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也有初三、高三临近中考高考的学生,更不可思议的是毕业生。
其实,这一活动当初并非如此。10多年前,那时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只有一个人讲话,且大多是教师。师生都不愿意参与,觉得那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甚至是一个负担。为何会这样?我发现:主要还是与讲话内容有关。教师的讲话大多是训导式的,学生的讲话大多是表决心式的,简言之,讲话老套、单调、说教、乏味、虚空,不太“接地气”。
怎么办?我想,只要作出改变,就有新的可能性。好,那就从内容改变开始。我们第一步确定贴近生活的话题,要求讲话者尽可能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想说的,避免假大空的套话。慢慢地,讲话内容越来越实在,越来越贴近师生生活实际,大家也听得认真起来,并且开始议论讲话内容。后来,大部分话题不再事先确定,学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关注点自由写稿,教师审核把关即可。
从2010年开始,我每天翻阅10多种报纸,把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剪贴出来,同时配几篇时事评论文章,并用红笔勾勒出重要部分。全校1600多名学生,每天大约有三四百名学生会阅读。不仅阅读,更有人愿意将对某件事的看法写成文章申请去升旗仪式上讲讲。这时,剪报栏和升旗仪式讲话成了互相照应、互相促进的活动。
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上台分享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还出现了对学校某些工作的批评讲话,学生有理有据、客观理性的讲话对学校改进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一个时间段,学生潜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真正被激发了。
2020年3月,我被派到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兼任校长。我发现,这里的升旗仪式讲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同事商量后,决定把广州中大附中这一活动“移植”过来。
那时还是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已经两个多月了。恢复线下教学的第一天,讲话很有必要。
学生处主任推荐了初二的唐同学。唐同学的文章写的是努力学习、做好学生之类的。我和他商量,能不能不要写表决心的内容,就写网课期间的真实状况。于是,他在文章中谈到了初上网课的困难,比如声音、画面不稳定,甚至网络掉线等。最后文章定为《返校后,我们的心态调整》,从学生的角度来谈恢复线下学习的心态调整,比教师讲话的效果要好得多。
接着,虎门大桥发生抖动,全社会都在关注。我抓住这个热点,请初二的陈同学了解一下,然后到升旗仪式上讲讲。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讲话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知道,原来升旗仪式讲话可完全讲每天发生的热点新闻和我们身边的事情。
可以说,这个活动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就在珠海中大附中开展起来。活动已经顺利运行了两三年,每年的讲话稿也已经编印成书。
从学生的来稿看,虽然还有不少“传统的”,但慢慢的变多的文章主题多样、贴近生活。有的学生讲过一次后意犹未尽,还去讲了第二次、第三次。我想,他们内心的小宇宙被激活了。
我们经常会用教条的、僵化的、故步自封的心理去看待事情,于是就懒得改变,懒得想办法,懒得推进。而教育是有无数可能的,只要我们创设情境、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就能制造许多可能,看到学生身上无尽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