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候车亭~kaiyuncom,专注于公交候车亭、智能候车亭的设计、生产、安装服务。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kaiyuncom
kaiyuncom

新闻中心

武汉市强力打造“五优”公交惠民发展

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阅读次数:61 次  发布时间:2024-06-14 01:42:18

  长江网讯 7年前的2012年10月,武汉市获批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的15个试点城市之一。此后,坚持“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武汉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2018年12月,我市正式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一点是:2018年10月,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在对武汉“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进行验收时,充分肯定了武汉公共交通发展的六大方面成绩——构建了协作高效的体制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区共建、公众参与的“公交都市”创建体制机制;公共交通供给能力不断的提高;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坚持把“群众出行满意”作为首要出发点,创新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方式,实现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切实将公共交通打造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全面融合发展;绿色出行体系建设成效凸显;公交行业文化建设精彩纷呈。

  2019年以来,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的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公交都市”建设,做好迎军运公交环境综合整治,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落实“细致、精致、极致、卓越”的要求,着力推进了全市公交行业保障水平与服务品质的提升,着力推动了“五优品质”公交(安全保障优、线网布局优、环境设施优、运营秩序优、公交服务优)打造。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不断地为军运盛会与城市发展增光添彩,市民、乘客由此也享受到越来越便捷与优质的“惠民公交”出行服务。

  今年1月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建成10个公交场站。截至目前,10个公交场站的建设基本都已完成。其中,天顺园公交首末站、汉桥村公交临时场站、汉城村公交首末站和金水闸公交停车场已完工并移交使用;武汉学院公交首末站和豹子山公交停车场正在验收阶段。今年内,10个公交场站全部交付使用后,共计可停放约500台公交车。

  今年7月底建成的武汉学院公交首末站,占地面积4500余平方米。该场站紧邻武汉学院的南门,距离地铁黄家湖地铁小镇站约300米。区别于一般的公交场站,10月10日的实地探访中,笔者发现该场站的“亮点”不少——场站内的车辆停放点,全部安装有防水、防腐和防火的停车棚;场站地面设置有专门的污水截流沟和隔油池;场站设有两个大门,车辆实行循环进出模式;场站内的站房一楼专门设有残疾人卫生间,卫生间的大门为双向对开门,十分的人性化。

  为进一步优化市民公交出行的候乘环境,今年以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全力组织实施了全市公交站点设施的整治提升工作。以武汉公交集团为例,共开展了446处公交站点老旧设施的修复工作,公交设施形象面貌得以极大改善;更新了2400处公交站点的双语主站名,公交标志识别档次得以明显提升;增设了1235个公交站点便民座椅,公交候乘利民条件一直在优化;恢复了342处公交站点电子屏亮化功能,升级了71处公交智能化站牌,公交服务配套体系不断完善。

  包括武汉公交集团新建的121处新式公交候车亭在内,截至目前,武汉已新建了总计200余个新式公交候车亭,实现了相关重点路段的覆盖。笔者实地探访中注意到,武汉公交集团新建的新式公交候车亭,亭体顶篷为平顶内弧结构,样式新颖大气,雨雪天候乘市民、乘客有了更加人性化的遮蔽条件;每个候车亭都配备有2个到4个加长加宽的不锈钢便民座凳;长度从12米到21米,亭体构件材质均为全不锈钢,整体的耐用性有极大的提升。

  坚持打造优质服务,有轨电车车都T1线,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张宁 摄

  公交线网是公交服务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线网布局是否与时俱进、科学合理,进而满足一直在变化的城市需求,直接影响着公交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坚持民生导向,努力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今年以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全力主导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推进武汉常规公交、公交微循环等与地铁站点、地铁开收班时间等的无缝衔接,不断努力适应和满足企业、市民的公交出行新需求。

  今年1月至9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主导优化调整了公交线条次,为配合市政道路施工和重大活动临时调整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1号线衔接,由此也极大方便了园博大道、华生城市广场等沿线号线号线路的开收班时间等。

  此外,结合蔡甸区二级网络公交化改造工作,在今年6月底到7月底前后1个月时间里,开通运营了蔡甸区域内的26条城市公交线条线号线实现了无缝对接。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从始至终坚持推动常规公交线网优化工作向精细化、有效性转型。据悉,旨在深入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全面融合发展,打造“地铁+公交+慢行”的复合出行体系,努力适应和满足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城市需求和居民、园区企业等出行新需要,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此前已专门启动了《武汉市常规公交线年)》的课题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系统较为完善的课题研究成果。

  城市公交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市民、乘客的“流动之家”。公交车的每一趟运营,公交车的每一次服务,无不代表着城市的文明、品质与形象。公交运营服务的优质与否,也必然的联系着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

  今年,全市公交行业以开展“迎军运 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提升公交保障水平,着力推进运营安全、运营秩序、公交服务等方面的一直在优化与提升。

  ——围绕逐步提升公交行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今年上半年,组织在全市9000余台公交车上安装驾驶区安全防护装置,组织在通恒公司和新城区公交企业在公交车上加装“一键报警”装置。由此,武汉公交车全部实现了车辆定位、视频实时传输、远程可视对讲、与公安部门110报警平台联动等功能,实际做到“一键报警、警企联动、快速处置”。

  ——大力开展运营秩序整治,加大检查力度,提升公交车驾驶员遵章守纪意识,确保公交车驾驶员严格遵守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法规与各项运营规范。积极倡导文明行车“十不”规范,引导全市公交车驾驶员不争道抢行、不挤占快车道、不闯红灯等,有力树立了公交行业文明行车的良好形象。

  ——在公交行业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培训,普及军运会基本知识、公共礼仪和赛场礼仪等,引导行业员工遵守文明公约。开展“文明礼仪进车厢”实践活动,推行“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的十字用语,营造武汉公交人举止文明、优质服务的好风气。深化“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率先”活动,组织引导公交车驾驶员深入落实“321”礼让斑马线操作规则,切实做到斑马线前一看、二慢(或停)、三通过,继续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持续推进“日行一善”活动。号召行业员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善成德,优化公交服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今年以来,武汉公交行业涌现出一批影响全国的正能量“网红”。包括“一声怒吼,豪气冲天”,被央视一天三次聚焦报道的公交707路驾驶员胡大强;徒手爬楼救助受困小女孩的“爬楼哥”,公交905路驾驶员郑德友;一连放站14个紧急送车上患病小孩就医,被新华社等全国多家媒体纷纷转发的公交295路驾驶员吴庆军等。

  武汉公交行业涌现的多位“网红”,已引发了全国数以百万计网友的盛情点赞:“中国好司机!”“好司机温暖了这座城,感动了这座城!”“武汉,这座大爱之城,让人倍感温暖与有爱”……

  坚持开展“公交进社区”活动,与居民“面对面”解决公交出行问题 邓化云 摄

  “如今,家门口的出行真的是更便利了,公交部门真心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8月27日,在汉阳三青路墨水湖小学公交车站坐上新开通的公交337路车,张女士等居民异口同声点赞。

  近年来,随着汉阳四新地区新建居民小区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周边居民、中小学师生等的公交出行需求也是不断出现新的变化。此前,四新地区通行有公交707路、760路等10条公交线路。全力进一步方便四新地区及周边居民的公交出行,8月27日,四新地区开通运营了第11条公交线路,并正式优化调整了公交517路、547路的运营走向。

  公交337路的开通与公交517路、547路的运营走向调整的背后,是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躬身为民解公交难题的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组织并且开展或参与了40余场次的“公交进社区”活动。活动走进了40余个社区,主动了回应居民的公交出行诉求,积极解决了居民、乘客以及园区企业等关心关注、反映集中的公交线路布局与优化、公交站点设置等问题数十个,让社区居民、园区企业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助推建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交工作格局。

  共享单车自2016年12月进入武汉后,发展迅速,在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短距离出行、绿色出行方面发挥非消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等问题。

  为了使共享自行车总体规模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平,为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2018年6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办专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在武汉运营的摩拜、哈罗、小黄车等三家企业的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首次考核评估。依据这次评估结果,我市启动了对共享自行车的首轮调减。到2018年底,全市共享自行车总量由此前的103万辆减少至88万辆。

  旨在进一步科学调控武汉的共享自行车规模总量,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共享自行车市场从“量”向“质”转变,进一步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单车出行环境,今年7月9日到8月31日,武汉启动实施了第二轮共享自行车总量调减计划,将此前的76.5万辆共享单车调减到了58万辆。( 撰文:王刚 邓化云 沈雷 汪红结 倪望明 苏丹丹)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kaiyun官方网站
手机端打开
kaiyun官方app
微信客服